从1942年春至1945年春,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普遍的整风运动。当时,周恩来正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常驻重庆,与各方各派打交道,并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,就近领导整个南方国统区各级党组织的工作。“永远不与群众隔离”,就是整风期间周恩来总结出的群众工作之道。
一、1943年3月18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三,周恩来45岁生日。南方局的同志们在红岩准备了茶点为他祝寿,周恩来坚持未出席,结果只得由徐冰等人致了祝词,大家把点心分而尝之,欢欣而散。而这一天,周恩来却按照整风精神给大家作报告,当晚又慎重写下《我的修养要则》七条,其中第六条就是“永远不与群众隔离,向群众学习,并帮助他们”。
这段加上标点一共20个字的短句,却涵盖了周恩来对群众工作的深厚体悟。
“永远不与群众隔离”,这首先是党的宗旨决定的,是党领导群众工作的最基本方式。党是群众的一部分,它必须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,同群众生活在一起,处处依靠群众,而在某种程度上,也可以说是与群众融成一片。只有这样的党才是不可战胜的。周恩来深知其重要性,任何时候都强调要融入群众。即使在1941年“皖南事变”后最黑暗的日子,面对国民党反共活动空前加剧,先后发生中共贵州省工委、中共鄂西特委遭受严重破坏,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、八路军驻贵阳交通站、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被迫封闭、撤销,省特委负责人和大批党员被杀害、遭逮捕等严重事件,周恩来仍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“荫蔽精干,长期埋伏,积蓄力量,以待时机”国统区工作方针,并结合国民党统治区实际,具体提出了“三勤”(勤业、勤学、勤交友)、“三化”(社会化、职业化、合法化)的要求,即要求学生党员努力学习,争取优异成绩;有职业的党员,要出色搞好本职业务;所有党员,都要广交朋友,并要依靠自己找到合法职业;广泛进入地方保甲、教育、经济、军事等单位;一切言论、行动都要同自己的职业和地位相称。“三勤”“三化”的中心是社会化,党员、干部有了社会身份,同一般群众一样生活,在社会上站稳了脚,在群众中生了根,才能在隐蔽中坚持工作。
二、南方局领导下的许多优秀党员都是贯彻“三勤”“三化”的模范。“江姐”江竹筠就是这样的范例。她入党后,先后成为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、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助手,负责过重庆育才学校、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西南学院等学校党的工作。这期间,她换过多种社会身份,先在重庆妇女慰劳总会当会计,后又转移到綦江铁矿、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合作社、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等处工作,并于1944年转移到成都考上四川大学植物病虫害系,成为一名大学生。
不管社会身份如何改变,江姐都严格按照“三勤”“三化”的要求,扮什么像什么。承担社会职业时,她既要正常上下班,还要顶着日机的轰炸,跟着慌乱的人群跑警报,警惕特务的跟踪,去做组织交办的任务。在学校读书时,她沉心静气,认真学习,当好学生,同时暗暗团结同学,凝聚力量。还有一段时间,她按组织要求,与重庆市委领导彭咏梧假扮夫妻,把自己扮成家庭妇女,不时与“先生”出入舞厅、影院等交际场合,并注意与邻里处好关系,营造出夫唱妇随、家庭和谐的形象,成为中央信托局家属区里公认的“恩爱夫妻”。
还有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,在1942年7月至1943年1月广西省工委遭到大破坏后,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,并将省工委机关转移到国民党统治较薄弱的桂东山区。他与同是党员的妻子邹冰和不满周岁的孩子,以及部分省工委干部,化装成广东难民,在那里开荒种地、割草、打石、烧石灰、当庙祝,等等。底层人民的生活、无比艰辛的劳作,对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是极其痛苦的。但是,为了隐蔽下来,钱兴却带领省工委干部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着生活上的严重困难,遇到干旱或夏荒时,跟当地农民一样以南瓜叶、芭蕉根为食,甚至吃树皮和桄榔粉充饥;有的人夏天住山洞、茅棚,冬天没有棉被,就在瑶族群众家围着火塘烤火过夜。平时生了病,买不起药,只能吃几瓣大蒜,喝一碗姜汤,晒一晒太阳,硬熬过去。他们就这样把自己隐蔽到社会最底层,同时在隐蔽中积极稳妥地开展党的活动。历经两年埋头苦干,到1944年底,省工委领导的党员人数已由上年的500多人恢复到“七九事件”前的900多人,除恢复原有组织外,还新建了一些组织。
像江姐、钱兴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。在1941年后的三年多时间里,南方局所属党组织依靠坚决实行“三勤”“三化”,最终隐蔽了精干,积蓄了力量,渡过了难关,坚持了抗战。这就是“永远不与群众隔离”焕发的力量,也是周恩来经常强调的要在群众的大海中“同流”所焕发的力量。
三、当然,在群众的大海中“同流”,并不是说要与一些旧有的落后性“合污”。共产党员虽然是群众的一员,却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,因此,周恩来“永远不与群众隔离”的后一句话是“向群众学习,并帮助他们”。这就要求国统区党员联系群众、融入社会的同时,要清醒认识群众的觉悟水平、甚至是腐化堕落的地方,不被浊流所淹没,而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、纯洁性,以此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。
周恩来曾经多次告诫南方局工作人员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党员,要做到“同流而不合污”。当年,南方局领导下的共产党员,扎根在国统区,以各种社会职业掩护开展工作,他们在特殊环境中的言行举止虽必须与自己的职业和地位相称,却自觉遵循周恩来关于“三教九流都可参加,但必须做到同流而不合污、出污泥而不染”的嘱咐,时时处处严格自律,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。如卢绪章、肖林等党员奉派白手起家,创办实业,为党筹集了巨额经费,他们虽是腰缠万贯的“大老板”,却两袖清风,不占一分一毫。在南方局领导下,沈安娜、黎强、张露萍等党员打入敌特机关内部。黎强利用他在中统的特殊身份,埋伏在国民党四川省特种工作委员会长达六年之久;沈安娜以国民党特别党员的身份,以速记员为掩护,长期隐蔽在国民党中央党部;张露萍打入国民党军统电台,发展组织,建立支部。他们冒着生命危险,身处大染缸,却时刻牢记周恩来的嘱咐“同流而不合污、出污泥而不染”,在特殊的岗位上,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情操。
由于有周恩来等人的率先垂范,在国统区特殊环境中的共产党人,无论是公开斗争,还是深入虎穴;无论是政坛搏击,还是沉浮商海;无论是身在红岩,还是隐于乡间,都能在融入群众中坚持操守,经受住严峻考验。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险恶条件下,周恩来带领南方局走出了一条把党“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、广大群众性的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”的新路,这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群众工作、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重大创新。而周恩来在群众工作方面的创造性经验,至今仍然是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工作的宝贵财富。